到少林必觀塔林,但是經(jīng)過日久風化的影響,塔林文物安全受到威脅。8月20日,鄭州市人民政府官方網(wǎng)站公布《國家文物局關于少林寺塔林維修保護工程(一期)勘察設計方案的批復》,《批復》原則上同意少林寺塔林維修保護工程(一期)勘察設計方案。
逐一論證,采取有針對性加固策略
《批復》提出,對所報方案做以下必要修改與完善:
進一步加強現(xiàn)狀勘察研究。應復核各塔當前的傾斜程度,明確近年來塔體的變形趨勢和具體數(shù)據(jù);補充明確塔體內(nèi)部和基礎構造;加強對場地現(xiàn)有排水路徑的實地調查和高程分析。
根據(jù)勘察和監(jiān)測結論明確各塔加固策略清單。應將地基加固、塔體糾偏等措施納入考慮,逐一論證,分別采取有針對性的加固策略,改善塔體受力狀態(tài),并對塔周邊地面進行夯實或增加必要的散水。如確需采用加箍支撐措施,應切實優(yōu)化其構件和連接節(jié)點設計。
按照最小干預原則進一步控制工程干預力度,完善修繕措施。慎用剔鑿挖補措施,應盡可能在適度清理后進行粘接補配;補充場地地表排水路徑設計,做好地表與塔體基礎間的防滲處理;補充植物根部被滅殺后的處理措施;灰漿等修繕材料應以傳統(tǒng)材料為主,慎用新材料。
進一步校核方案文本和圖紙標注,確保圖文一致。
大修若干,小修不斷
塔林修繕一直在進行
作為少林寺歷代高僧靈骨安葬之地,少林寺塔林是世界文化遺產(chǎn)“天地之中”歷史建筑群的重要組成部分,保存了唐、五代、宋、金、元、明、清7個朝代的古塔241座和現(xiàn)代塔2座,為中國現(xiàn)存古塔數(shù)量最多、規(guī)模最大、連續(xù)搭建時間最長的塔群。被專家視作研究中國古代磚石建筑、書法雕刻、宗教傳承、武術歷史等綜合性實物資料寶庫。
通過對塔林精心維護、長久保存,對于保護嵩山遺產(chǎn)、傳承少林文化有重要意義。
近年來,隨著少林寺蜚聲海外,游客增多,除了人為原因,由于風雨剝蝕自然損壞,部分佛塔的塔基下陷,塔體開裂、歪斜。
2015年,網(wǎng)傳一組圖片:少林寺塔林部分佛塔歪斜,靠木桿支撐。少林寺有關人士向媒體感慨,“這些佛塔怕是經(jīng)不起大的震動折騰了”。
其實,多年來,少林寺對塔林進行大型修護若干,小型修護從不間斷。1984年在塔林種植上千棵松柏,美化環(huán)境;2002年邀請專家進行電子測繪,建立完整檔案;2004年對塔林前的廣場進行填補加固;2008年對部分損壞較嚴重的塔進行修繕和防積水處理;2012年6月,河南曾啟動少林寺塔林保護維修工程,選取塔林內(nèi)損壞最為嚴重、文物價值最高的成公之塔、無塵清公塔、比丘尼惠圓塔、大方晉公塔、興公塔等共10座,進行精細測繪、勘察,并在此基礎上分析病害原因,制定科學合理的保護措施。